【明報專訊】兒子3歲,很少說話。由於丈夫長期在外工作,只我一個人照顧兒子,他愈大愈沒耐性看書,有時還發脾氣不許我說話,但基本上他明白別人意思。老師說兒子在學校也不主動說話,回答短且少,但願意跟同學玩,分享玩具等。安排他上言語治療,表現很合作,可是回家練習卻不肯跟我合作。為什會這樣呢?
一般香港孩子到了3歲,是最滔滔不絕的時期,喜歡問這問那,或詳細告訴你他的所見所聞。不過,也有一些孩子表現內向或害羞,不輕易開口說話,對待這類孩子需要時間和耐心,給予鼓勵總比懲罰有效。人生活在社群中,相互溝通非常重要,所以儘管這類孩子少用語言,他還是會用其他表達方式和玩伴合作遊戲;而他上言語治療課能達到指標,亦顯示他有能力改善。
過分遷就反限制孩子表達
孩子小時候,爸媽難免要常揣摩孩子需要,到了他們一二歲開始牙牙學語,爸媽便以為孩子不用特別教導,往往令他們錯過不少語言練習的機會,例如孩子指一指水瓶,爸媽就馬上把水瓶遞給他,令孩子懶說話使語言滯後,又或以他常用的BB話來跟他溝通,過分遷就反而限制了他的表達空間。在家固然習以為常,在學校裏,老師要照顧的孩子也不少,實難個別教導指正。
媽媽回到家中練習時,若完全重複言語治療課的練習,孩子可能會不耐煩而拒絕合作,媽媽可嘗試把重點放在交流上,製造孩子要用語言表達的機會,例如知道他想喝水,媽媽卻只拿空的杯子給他,要他準確地告訴媽媽要喝水,才給他喝;又如跟他說故事時,可以伸展故事,把次序說錯,讓孩子指正出來,當他有意思地說出正確故事情節,便乘機邀請他來主講,過程中媽媽可以簡單嘆喟和發問作回應,鼓勵他多說一點;如果他說話發音不正,也不要打斷更正,待他稍息時,教他以正確發音再說一次。
教孩子說話表達自己,最重要是令他覺得說話能有效傳遞他的感受和意圖,即使媽媽跟他不打照臉,自己說話的聲音也能傳至媽媽耳中,自然刺激他多說話的動機。
資料提供﹕領思兒童發展中心言語治療師呂潔玲
Comentários